


FLACS 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
飛秒激光在屈光手術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激光矯正視力例如:LASIK和SMILE廣泛應用於屈光手術中。然而,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FLACS),為醫生提供了一種精準度高,以取代傳統白內障手術中可預測性低、技術要求高的步驟。
現行技術
一般白內障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在手術室內使用顯微鏡,利用超聲波乳化技術,將原本混濁的晶狀體取出,再植入適合的人工晶體。



新技術
FLACS連接到光學成像系統引導激光執行角膜切口,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破碎步驟,技術為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改變與傳統技術相關的要求。



FLACS的目的是在提高準確性和屈光效果的同時,提供安全性和手術簡便性。白內障手術的許多關鍵步驟,例如: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移除步驟,涉及角膜切口結構,前囊尺寸、形狀,人工晶體與視軸對應位置等。
- 首先,精確的角膜切口可提供更好的傷口癒合效果,可預測散光度數和更低的眼內炎風險。
- 此外,激光能夠減少超聲波乳化時間和能量,從而減少損害角膜內皮細胞和其他並發症,例如:角膜和黃斑水腫等。
- 最後,精準前囊切開更可有效預測晶狀體位置,大大提高和發揮高階人工晶體對視力的效果。
附圖即為FLACS技術
總括而言,FLACS在精確度,可預測性和在困難情況(例如成熟白內障)中的使用方面,與傳統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技術相比,尤其是在植入高階人工晶體時具有相對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