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原因

封面圖_兒童近視的成因_近視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及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

香港是全球患近視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約有接近18%的兒童在6歲時已患有近視!究竟是甚麼成因造成兒童近視呢?

近視(Myopia)是由於眼軸過長,在眼睛調節放鬆望遠的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

近視可以是先天遺傳,但後天環境因素亦是導致近視的主要成因,例如:

  • 長時間於太近的閱讀距離
  • 電子產品光線太亮及環境太黑
  • 經常看電子屏幕
  • 缺乏接觸陽光及戶外活動時間

兒童近視的症狀

點樣發現小朋友患上近視?
家長需要經常留意小朋友有沒有出現以下行為:

  • 訴說自己有頭痛
  • 訴說自己看東西不清(或有重影)
  • 經常眨眼、揉眼睛
  • 眼睛經常泛紅
  • 專注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要瞇眼或把頭側起才能看清
  • 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會遮住自己其中一隻眼 
  • 閱讀時經常會漏看一些單詞

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經常出現以上行為,好大機會患有近視,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驗眼,向眼科醫生諮詢專業意見。

及早控制兒童近視
可預防加深近視的風險

兒童近視 不可忽視!

小朋友經常看電子屏幕,患上近視的機會大大增加。如果家長發現子女患有近近,建議向專業眼科醫生諮詢,採取適合的矯視治療。現時有一項「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此計劃可以預測小朋友三年後的近視變化,從而可為小朋友提供個人化近視矯視治療方案。

若不採取矯視治療的話,很大機會令近視度數加深,眼軸增長會導致視網膜越來越薄,同時增加患上各種眼科疾病的風險,例如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點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這些併發症都會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失明,喪失視力,因此建議盡早控制兒童近視,矯正要及時!

及早帶小朋友驗眼,可有效避免或延緩出現近視加深的情況,減低將來變成深度近視的機會及風險。

各位家長記得提醒小朋友,由改善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從小好好保護眼睛!

嬰兒「護眼方法」的五個關鍵及引發「近視原因」 (另加視力檢查香港家中可試)

嬰兒「護眼方法」的五個關鍵及引發「近視原因」 (另加視力檢查香港家中可試)

身為家長,當然緊張子女的眼睛健康。

「護眼方法」的五個關鍵

據統計,嬰兒出生時約有 250 度的遠視,而他們在半歲前只能看見黑白色的影像。

所以最好放置黑白對比度高的圖案以助刺激寶寶視力發展。

另外,柔和的自然光線是幫助嬰幼兒視力發展的重點。

建議白天要盡量拉開窗簾,讓寶寶接受光線刺激,但緊記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入嬰兒的眼中。

因為一歳前的小孩視力還在發育,瞳孔收縮速度不快,過亮的光對嬰兒眼睛有所傷害,所以拍照時請必須關掉閃光燈。

嬰幼兒六個月大以後, 父母可以拿色彩鮮艷的圖案在距離孩子眼前30厘米前搖動。

這樣可以培養幼兒眼球的協調性及訓練其對焦能力。

視力檢查香港家中可試

如懷疑嬰兒視力不好時,不妨在家中做些簡單的自我測試。

首先,一般嬰兒的視線會隨光線移動,再者父母可以利用乾淨的紗巾遮住嬰兒的一隻眼睛,然後觀察嬰兒醒時的活動表現是否出現異常。

如果嬰兒用視力較差的眼睛來看東西,此時視覺的模糊與平時的狀況不同,嬰兒會變得焦慮不安、哭鬧不休,這是就應該着就以進一步檢查。

引發「近視原因」

另外, 任何形式的近距離工作都會誘發近視。

眼睛長期近距離對焦工作會增加睫狀肌的負擔,使眼球變長。

美國兒科學會發出指引,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幼兒接觸電子產品,至於2歲或以上的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不超過2個小時,當然隨著孩子學習的需要作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