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飛蚊症

飛蚊症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眼科醫生為您詳解

飛蚊症是一種常見的視力問題,患者會看到視野中有浮動的黑點、蝌蚪形、絲狀物等等,飛蚊症的型態眾多,每位患者描述的形狀也盡不相同。究竟飛蚊症有冇得醫?飛蚊症會自己好嗎?下文將由湯文傑眼科醫生為您解惑。

飛蚊症是什麼?

飛蚊症在醫學上又稱為玻璃體退化。我們眼球內有一個透明啫喱狀組織叫玻璃體,位於眼球中央,在水晶體後面,視網膜之前。正常情況下,玻璃體會充滿整個玻璃腔,支撐眼球的形狀,使得光線可以順利折射到視網膜上,從而形成影像。如果玻璃體退化,那麼玻璃體內的啫喱狀組織就會有液化的現象,形成細小的纖維在玻璃腔內漂浮,也就是患者看到的黑點。

飛蚊症的成因

飛蚊症主要形成原因可大致分為3種,即是生理性、退化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

生理性飛蚊症常見於40歲以下或長期用眼過度的人身上,如:車衣工、教師、長時間用電腦辦公的人等等。一般來說,高達80%的飛蚊症都屬於生理性,患者會感覺眼球有黑點或看到線條,這些都是玻璃體內的雜質。目前尚無藥物或手術去治療這類飛蚊症,不過無須過於擔心,這些黑點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在視野中。

退化性

眼球內有一個透明啫喱狀組織叫玻璃體,位於水晶體後面,視網膜之前。隨著年齡增長,這個玻璃體會退化、脫落,形成細小的纖維,這些纖維就會在玻璃體內漂浮,導致我們睇野眼睛有黑點或黑塊,有些人的眼睛則會看到一條一條像蟲一樣的東西。只要眼球裡的黑點沒有變多,位置也相對固定的話,都屬於良性飛蚊症,不必過於焦慮。

病理性

病理性飛蚊症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其他眼睛問題或全身性血管疾病引起的,如:外力拉扯、撞擊,或全身性血管疾病,如:眼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都有可能會導致玻璃體脫落出血,睇野眼睛有黑點甚至黑塊。這類飛蚊症如果沒有積極治療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永久失明,建議患者儘早尋求改善飛蚊症的治療方法。

飛蚊症症狀

飛蚊症初期症狀很容易辨別,患者會感覺眼內有漂浮物,看得到但卻抓不到,特別是在光線強烈或背景明亮的情況下更明顯。飛蚊症的影像形態眾多,因此每位患者所看到的形狀也不同:

  • 眼球有黑點
  • 眼睛看到線條
  • 看到網狀物
  • 雲狀物
  • 眼睛看到一條一條像蟲的東西

如果感覺飛蚊症的症狀加重,如:飛蚊症劇增、眼睛有閃光、眼睛有黑影、視野被遮擋、視力模糊等,應馬上尋求眼科醫生做詳細檢查,聽取醫生的治療方法去改善飛蚊症。

飛蚊症治療方法

一般飛蚊症初期無須立刻治療,多數人在一段時間後都能適應黑點的存在,或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黑點可能會沈澱在玻璃體底部,不再影響視力。不過,如果發現黑點變多,眼睛有黑影,或感覺這些黑點會影響您的日常生活,則可以考慮激光治療或進行飛蚊症手術去改善眼睛黑點。

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適合於體積較大且集中的玻璃體纖維。通過激光將這些纖維擊碎成更小的碎片,可以改善和消除飛蚊症的症狀。激光治療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整個治療大約需要15至20分鐘。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治療,如果纖維較鬆散或位置太接近黃斑或晶體,則不宜進行,以免引起白內障或黃斑受損等併發症。

玻璃體切除手術

玻璃體切除手術通過小切口移除眼內的玻璃體,並以溶液替代以維持眼睛的形狀。手術大約需要10至15分鐘。雖然這種手術可以有效清除纖維,但也有可能導致流血或視網膜撕裂,進而形成新的浮游物。因此,多數醫師不建議使用這種手術來治療飛蚊症。

另外,有許多患者會試圖通過眼藥水去改善眼睛退化症狀,並請求眼科醫生推薦飛蚊症眼藥水。要注意的是,眼藥水並無法滲透到玻璃體內,因此單靠點眼藥水是無法治療玻璃體退化的,切記勿隨意聽信非專業人士推薦的飛蚊症眼藥水。

飛蚊症預防方法

飛蚊症多數是因為年齡增長和高度近視導致玻璃體退化。目前來說並沒有完全避免飛蚊症發生的方案,但我們可以通過日常保養去減慢眼睛退化症狀。以下是一些我們可以預防飛蚊症發生的方法:

  •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用眼1小時,休息5~10分鐘)
  • 儘量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閱讀或工作,避免近視加深
  • 確保每日飲食均衡,減少攝入高油鹽及高糖的食物
  • 多攝取含有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維生素等各類營養素
  • 定期做身體檢查及眼睛檢查

常見問題

飛蚊症如何消除?

如果感覺眼前的黑點會嚴重影響您的日常生活,您可以考慮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除手術去消除飛蚊症。

為什麼突然有飛蚊症?

飛蚊症的發生有可能是生理性、退化性、或病理性造成,建議向專業的眼科醫生進行諮詢才能準確釐清您罹患飛蚊症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飛蚊症會自己消失嗎?

飛蚊症不會自己消失,不過多數人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適應它的存在。

飛蚊症不理他會怎樣?

良性飛蚊症一般可以無須理會,不過需要注意黑點是否有變多,如果感覺視野嚴重被遮擋,務必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失明。

飛蚊症是白內障手術的後遺症嗎?

內障手術的後遺症不包括飛蚊症。有些患者之所以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發現飛蚊症,往往是因為手術前視力過於模糊,才沒有發現原本就存在的飛蚊症。

飛蚊症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眼科醫生為您詳解 Read More »

眼有黑點 眼睛有黑點 眼睛有東西在飄 眼球有黑點 眼睛看到固定黑影 眼睛黑點移動 眼睛 黑點 眼睛黑點 眼睛睇野有黑點 眼睛有黑点 眼睛有黑塊 睇野有黑點 眼睇野有黑點 眼有黑影 眼睛看到黑點 眼 黑點 眼睛有黑點怎麼辦 眼睛固定黑點 眼睛有黑點跑來跑去 眼睛見到黑點 眼睛出現黑點

眼有黑點是失明先兆?眼科醫生詳解飛蚊症治療及改善方法

飛蚊症有時候很惱人,患上飛蚊症的人會看見有「黑點」在眼裏漂浮,不痛不癢也揉不開,當你直視它們時,它們又會瞬間消失。飛蚊症的形狀各有不同,例如黑點、線狀、圓形、橢圓形、蝌蚪形等,尤其是在望向光亮且乾淨背景時,會更容易發現它的存在。飛蚊症是一種眼部的退化性疾病,輕症者一般情況下,只要習慣與眼裏有的黑點、浮游物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便不需要接受飛蚊症治療,但若眼裏有的黑點或浮游物太大或太多,飛蚊症突然發作或閃光,以致視力造成損害時,要應尋求改善方法,找治療飛蚊症的眼科專科醫生進行咨詢及手術或激光治療飛蚊症,否則,越拖越久,嚴重或可致失明!

什麽是飛蚊症?

飛蚊症從醫學上來説是眼睛玻璃體退化的現象。玻璃體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位於是在晶體的後面、視網膜之前。正常情況下,玻璃體會充滿整個玻璃腔,以支撐眼球的形狀。但隨著年紀增長、近視等問題,玻璃體就會液化和萎縮,形成混濁的纖維,而這些纖維就會在玻璃體内飄來飄去,當光缐折射到這些纖維的時候,患者就會感覺眼裏有黑點,這就是飛蚊症的先兆。

圖解飛蚊症病變

飛蚊症從醫學上來説是眼睛玻璃體退化的現象。玻璃體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位於是在晶體的後面、視網膜之前。正常情況下,玻璃體會充滿整個玻璃腔,以支撐眼球的形狀。但隨著年紀增長、近視等問題,玻璃體就會液化和萎縮,形成混濁的纖維,而這些纖維就會在玻璃體内飄來飄去,當光缐折射到這些纖維的時候,患者就會感覺眼裏有黑點,這就是飛蚊症的先兆。

誰最容易患上飛蚊症?

飛蚊症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加常見,因此老年人較易出現眼裏有黑點這種症狀。但除了年齡因素外,其他可能增加患飛蚊症風險的因素包括:近視、眼部手術過史、眼球創傷或眼部炎症等。根據臨床醫學研究發現,飛蚊症高危群體包括:

  • 中老年人
  • 高度近視者
  •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 動過眼部手術
  • 頭部受到撞擊,如:車禍、跳水運動員
  • 其他眼睛問題,如:眼睛發炎

不過大多數的飛蚊症都是屬於良性的,像是因為年紀大了玻璃體退化,或者眼睛過度疲勞,都有可能出現飛蚊症的症狀,只要眼裏有的黑點沒有變多,而且位置也固定的話,都不必太過擔心。

相反的,如果突然間眼有大量黑點且已經影響視野或者有閃光的話,可能是玻璃體剝落,導致拉扯視網膜至裂孔甚至脫落。這種情況必須立即做檢查,尋求改善方法,或接受飛蚊症治療。

飛蚊症的成因

飛蚊症的成因可以大略分爲三種,即生理性、退化性和病理性。

  • 生理性

大約有80%的飛蚊症屬於生理性。生理性飛蚊症通常會發生在40歲以下或長期用眼過度的人身上,大多數的人會看見眼有黑點,這些都是玻璃體的雜質,通常不影響視力,也無需馬上治療飛蚊症,時間久了也會自己消失

  • 退化性

隨著年紀增長,眼球的玻璃體也會和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逐漸退化。這個退化的過程中玻璃體會因爲收縮而形成細小的纖維,這些纖維就會在玻璃體裏漂浮,當光線投入眼睛,與這些雜質產生折射後,就是我們眼裏有的黑點了。

  • 病理性

病理性飛蚊症因爲眼睛疾病或全身性血管疾病而引起。所謂眼睛疾病是指視網膜在外力的拉扯下或退化的過程中出現破洞(或裂孔),造成玻璃體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導致視力受損,最嚴重的話還會永久失明。除此之外,全身性血管疾病,如:眼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或黃斑點退化,若不加以重視並積極治療的話,也有可能會出現病理性飛蚊症,患者應盡早尋求改善飛蚊症的方法或治療手段。

飛蚊症的併發症——視網膜脫落/裂孔

雖說患上飛蚊症並不是什麽嚴重的疾病,但是由飛蚊症引起的視網膜脫落卻是眼科中的急診。有1/4的飛蚊症患者可能會因爲視網膜脫落或裂孔而影響視力。切記,如果有出現以下這些因飛蚊症導致的視網膜脫落徵兆,包括:

  • 短時間内眼有大量黑點
  • 異常閃光
  • 黑影
  • 視線被擋

這就代表視網膜有可能出現裂縫,務必要立刻就醫,尋找治療,否則飛蚊症患者將會對視力造成永久傷害甚至失明。

如何治療飛蚊症?

如果你狀況是屬於良性飛蚊症,無須馬上治療。當發現生眼睛有黑點,你可以嘗試移動眼睛,讓眼睛裏的液體流動使得纖維離開視線。當然,也有些人無法忍受眼裏有黑點飄來飄去,注意力常被黑點干擾,嚴重影響心情,這時候就可以考慮進行飛蚊症治療。

以目前的技術來説,治療及改善飛蚊症方法主要是激光治療和玻璃體切除手術。

一、激光治療飛蚊症

這種飛蚊症治療方法適合用於體積較大和集中的玻璃體纖維,利用激光將這些纖維擊碎成更小的碎片,透過這些方法改善及消除飛蚊症症狀。激光治療會於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中患者不會感到疼痛,整個治療只需要15至20分鐘。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激光治療的方法改善飛蚊症,若纖維較鬆散或位置太接近黃斑或晶體,便不宜進行,以免導致白內障或黃斑受損等併發症。

二、玻璃體切除手術治療飛蚊症

玻璃體切除手術是通過小切口移除眼內的玻璃體,並以溶液取而代之來維護眼睛的形狀。手術過程大約只需要10至15分鐘。但玻璃體切除術不一定能完全清除纖維,若果手術本身導致流血或視網膜撕裂的話,可能會形成新的浮游物,所以多數醫師都不建議採用該手術來治療飛蚊症。

飛蚊症改善及保養方法

飛蚊症一旦發生幾乎很難逆轉,就算是激光或手術治療後也有復發的可能,我們能做的是與它和平共處,或者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去改善飛蚊症,讓症狀稍微減輕。

一、良性飛蚊症日常保養

  • 避免過度用眼

注意平時不要讓眼睛過度勞累,尤其是3C重度使用者,每隔1小時就應該讓眼睛休息5至10分鐘,利用休息時間眨眨眼,看向遠方讓眼睛放鬆。

  • 良好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尤其應該避免在晚上熬夜看手機,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睡眠和適時做運動,也是一個可以改善飛蚊症的方法。

  • 定期覆診追蹤

千萬不要認爲自己患上的是良性飛蚊症就可以鬆懈下來,飛蚊症患者一定要定期做檢查,避免出現其他病變,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 護眼飲食習慣

平日應從飲食中多攝入各類維他命和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如:莓果類、綠色或黃色蔬菜、胡蘿蔔、大豆、牛奶、深海魚油,都是有助改善飛蚊症的飲食方法。

二、惡性飛蚊症術後護理及保養

  • 點藥治療

術後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用藥,記得每次點藥前要用肥皂把雙手徹底洗乾淨,避免交叉感染。

  • 改善生活作息

術後1周内應該要避免眼球快速轉動,過度用眼。在這期間盡量不要看書、手機、電腦、電視等。另外,建議在術後1個月内不要進行劇烈運動、爬山、潛水、搭飛機,因為這些活動會刺激到眼球,影響術後修復速度。

  • 使用眼罩

在眼睛修復期間,建議時刻戴上眼罩防碰撞,及避免夜間睡覺時不自覺的揉搓眼睛。使用時必須確保眼罩是乾淨的,而且建議每天清洗消毒眼罩,以免因細菌而造成傷口感染。

  • 日常飲食

除了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還要避免攝取豆類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容易讓血液裏的一氧化氮跑到眼睛裏,使眼睛內惰性氣體產生脹氣,增加眼内壓力。

  • 居家環境安全

家裏需保持乾淨整潔,減少灰塵和避開二手煙,康復期間也不要改變家裏格局或在走道擺放物品,以免不熟悉的環境造成碰撞或跌倒刺激到眼球。

  • 定時覆診

除了術後需遵循醫囑定期覆診外,如果發現眼睛不適,如:眼睛持續疼痛、視力突然變得模糊、噁心現象、黑影增多或變大等,切記要立刻向你的眼科醫生查詢,以免情況惡化。

如何預防飛蚊症?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避免飛蚊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日常養護來減緩眼球老化和降低患上飛蚊症的機率。

一、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 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用眼1小時,休息5-10分鐘)
  • 在光線充足及光缐穩定不閃爍的情況下工作
  • 避免熬夜增加眼睛負擔

二、攝取護眼營養素

  • 類胡蘿蔔素 (深綠、深黃和紅色蔬果)
  • 花青素 (梅果類)
  • 維他命 (維他命A、B群、C和E)
  • Omega3脂肪酸 (魚油)

三、妥善控制全身性血管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

  • 保持營養均衡,減少攝入高油高鹽及高糖食物
  • 規律運動 (慢跑、踩單車)
  • 定期做全身檢查

雖説大多數的飛蚊症可以不必治療,但也不可完全忽視,一定要定期檢查,發現症狀加重就要立刻就醫,避免錯過飛蚊症的治療黃金期。

#眼睛有黑影飄來飄去 #眼睛黑點改善 #黑眼球有黑點 #眼睛里有黑点

眼有黑點是失明先兆?眼科醫生詳解飛蚊症治療及改善方法 Read More »

高度近視文章封面圖

高度近視威脅視力, 白內障症狀不可忽視

高度近視本身並不會直接對視力造成嚴重危害,因為市面上有多種方法可幫助改善近視度數。然而,高度近視的形成是由於眼球結構發生變化,因此即使使用其他方法改善了視力,仍需面對深近視可能導致的一系列併發症,如白內障、視網膜穿孔甚至剝離、青光眼等。

若不及時治療,這些問題可能導致永久失明。因此,高度近視者需要深入了解這些潛在風險,並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確保視力健康並及時處理任何問題。

高度近視定義

高度近視(High myopia)是相對嚴重的近視水平。600度或以上的近視,醫學上定義為高度近視。它的形成和眼球長度改變有關。

成年人眼球的正常長度範圍是22-27mm。若眼球長度大於27mm,便會造成高度近視。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遺傳都在高度近視的發展息息相關。如果父母雙方都有近視,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有更大的機會患高度近視。

高度近視

高度近視併發症

高度近視本身通常不會導致視力下降。但是,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其他幾種威脅視力的疾病。

視網膜穿孔甚至脫離

視網膜是眼睛的成像部位,位於眼球壁的内層,是一層透明的薄膜。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會比正常人的來的更脆弱,這是因爲眼球變長之後視網膜會被拉伸變薄,視網膜變薄後會更容易發生穿孔或者破裂,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視網膜脫離的情況。

青光眼

青光眼是因爲眼球内的液體過多或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球内壓力異常而造成視神經受損的眼疾。高度近視者眼球過長,因此眼球裏面的視神經或支撐組織和血管受到的壓力較大,導致眼壓變化而形成青光眼。

白內障

高度近視者罹患白内障的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這是因爲高度近視者眼内的結構已發生變化,這可能會增加水晶體的負擔,進而導致水晶體加速老化,形成白内障。

黃斑點病變及出血

因為眼軸較長,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黃斑部下方的細胞基底膜可能會出現裂痕。由於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新生血管會從脈絡膜長向視網膜。這些新生血管除了會佔據感光細胞層並影響中央視野外,還容易受損並引起出血、血塊和疤痕組織,從而影響中心視力。

飛蚊症

高度近視所引發的飛蚊症大致有兩種原因。在高度近視的情況下,眼睛會加速老化,這可能導致玻璃體内部的纖維結構發生變化,當光線進入眼睛後這些纖維會隨之投射在視網膜上,像是有「蚊子」在眼裏漂浮。

另一個原因則是高度近視引發的的視網膜脫落或裂孔,導致飛蚊症的出現。

高度近視檢查

高度近視所帶來的危害可大可小,眼科醫生會建議高度近視者一年内進行1至2次全面的眼睛檢查,一旦發現徵狀,便可即刻治療,減低治療難度。

在高度近視的檢查中,眼科醫師通常會根據個人情況執行以下測試:

  • 視力檢查:視力檢查是最普通的眼睛檢查,用於確定眼睛度數是否穩定。
  • 眼底檢查:眼底檢查會通過彩色眼底照相去查看視神經、血管、視網膜、玻璃體等是否發生病變或異常。
  • 眼壓及視野檢查:眼壓和視野檢查可以評估您是否有罹患青光眼的風險,若在檢查時發現徵兆醫生便可進行治療,避免影響視力。
  • 眼部CT:眼部CT既是光學相干斷層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這類檢查有助及早發現黃斑部的相關病變
  • 裂隙燈檢查:醫生透過裂隙燈顯微鏡可以清楚觀察眼瞼、結膜、鞏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水晶體及玻璃體前1/3,可確定病變的位置、性質、大小及其深度。

定期進行眼睛檢查可以及早發現任何潛在的眼部問題,並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以確保視力健康。

即使激光矯視手術減輕高度近視度數,也無法避免併發症

近年有部分高度近視患者接受了激光矯視手術,近視度數減退了,於是也就忘了繼續關注原先的高度近視可能引起的問題。但事實上,激光矯視只是改變了角膜的弧度,並沒有改變眼球的長度。因此,所有因眼球過長而衍生的併發症,並不會因激光矯視而減少!

高度近視使白內障加深快

在最近對高度近視進行白內障和白內障手術結局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與正常眼相比,高度近視眼的白內障發生得更快。此外,高度近視的眼睛並存疾病和併發症(如視網膜脫離)的患病率更高。

因此,高度近視的人必須進行常規的眼科檢查,以便他們的眼科醫生可以監控其眼睛的健康狀況,並尋找這些症狀以及嚴重近視的其他並發症的跡象。

高度近視威脅視力, 白內障症狀不可忽視 Read More »

白內障術後多久可以自己洗頭 白內障手術康復時間 白內障手術後要休息多久 白內障術後太陽眼鏡要戴多久 白內障手術後護理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正常生活 白內障手術後可以看電視嗎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碰水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看清楚 白內障術後禁忌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恢復視力 白內障手術多久恢復 白內障手術後遺症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恢復時間 做完白內障手術後 白內障手術後洗頭 白內障手術康復期 白內障手術後 白內障術後保養

白內障術後應該如何保養?一文看清保養及患者常見疑慮。

白內障手術是透過微創方式移除混濁的水晶體,再植入人工晶體,整個過程大約只需10至30分鐘,但白內障手術後護理則需要長達1至2個月。

除了遵循醫生囑咐用藥、回診、保持眼部衛生等,患者具體該如何保養以便加快白內障手術後的康復時間?白內障手術有咩後遺症?本文將一一講解白內障手術後該如何保養以及解答患者常見疑慮。

白內障手術後要休息多久?

現代的白內障手術屬於微創手術,一般只有0.2公分的傷口。因此,白內障手術後究竟要休息多久主要取決於個人的視力恢復情況。

一般而言,白內障術後的第2天大多數的患者已經可以看清楚眼前事物。只要認真保養,白內障手術後1週至1個月內就可以完全恢復視力。 

不過,我們通常會建議白內障術後的患者儘早正常使用雙眼,以加快白内障手術後的康復時間。在白內障手術後的數小時內,如果已經看得清楚,患者便可以進行一些日常活動,如看電視、使用電腦、吃飯和淋浴等。

儘管如此,白內障手術後仍需認真保養,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清潔眼睛,避免激烈運動和搬運重物等。當眼睛感到疲勞時,應該適當休息。

白內障手術後注意事項

白內障手術雖然被認為是一種小手術,但若在白內障術後疏忽保養,可能引發眼內感染,甚至導致失明的風險。因此,正確的白內障術後保養至關重要。

  1. 根據醫生指示進行眼部清潔、避免捽眼。
  2. 術後1個月內避免碰撞、搬重物或進行激烈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或人工晶體移位。
  3. 術後2週內避免彎腰洗頭;淋浴時避免污水濺入眼內。
  4. 睡覺前戴好眼罩。
  5. 外出時戴太陽眼鏡,預防光線照射眼睛。
  6. 如果長時間眼睛不適,例如劇痛、嚴重紅腫、視力減退等情況請立即診治。

白內障手術後遺症

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仍可能出現一些潛在的後遺症,不過無需過於擔心,白内障手術後遺症多數都是輕微或極少見的,只要在白內障術後認真護理或及時治療便可恢復視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白內障手術後遺症: 

  • 看見閃光或陰影:白內障術後的幾個小時或幾天內感覺有些閃光或陰影是相當常見的情況,不過這些症狀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無需太過擔心。
  • 眼壓高:在某些情況下,手術後可能會導致眼壓升高,這種現象一般24小時後就會消失。如果眼壓持續升高,那麽就可能是晶體皮質殘留、炎症反應、粘彈劑殘留等問題,需要立即尋求醫生進行檢查。
  • 光敏感:手術後,患者可能會對強光更為敏感,因此外出時要記得戴太陽眼鏡。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睛會自然適應,光敏感的症狀會減輕。
  • 後囊膜混濁:手術後,有些患者可能因為表皮細胞在晶體周圍的後囊膜內增生而導致視力模糊。這種情況可以透過雷射治療來矯正,從而改善眼矇的症狀。
  • 視網膜剝離:如果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的某一個時間點突然看到漂浮物或閃光,導致看不清楚眼前事物,很大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症狀,請立即諮詢眼科醫生以做進一步治療。
  • 飛蚊症:有些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發現眼有黑點,這是因爲白內障手術前視力太過模糊,才沒有發現飛蚊症的存在。飛蚊症眼睛老化的現象之一,如果黑點沒有突然增多,便可不必理會。

患者應在白內障術後適當保養及按時覆診,如果在白內障手術後有不尋常的視力變化應立即尋求眼科醫生協助處理。

白內障手術常見問題

1.     白內障術後太陽眼鏡要戴多久

1至2週。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會突然感覺環境變得明亮,看事物變得清晰,可能導致他們對光度感到不適應。因此,在手術後的第1和第2週,我們都會建議患者戴上太陽眼鏡,以幫助眼睛適應光照環境。

2.     白內障術後多久可以自己洗頭

術後第2週或1個月後。白內障手術後的傷口雖然很小,但仍有感染的風險。自己清洗頭髮時,污水可能會濺到眼睛,因此會建議在手術後的第2週或1個月內,盡量請別人幫忙洗頭,洗頭時必須平躺或仰臥,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3.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碰水?

1個月。我們不能保證白內障手術後的1個月內都不碰水,但能做的是盡量避免眼睛接觸水。洗臉時可以考慮使用擦臉代替水洗,而眼睛的分泌物可以用熟水清潔,以防止細菌感染。

4.     白內障手術後多久可以正常生活?

白內障手術後,通常需要大約1個月的時間來確保人工晶體的穩定性。在這段時間內,只要避免搬運重物和進行激烈運動,基本上術後第二天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或返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在手術後的第1週內適當的休息。雖然如此,患者還是需要在白内障手術後認真保養眼睛,按時覆診。

5.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多久恢復?

一般來說,白內障手術後的第二天,視力就會有明顯改善;只要在白内障手術後注意保養,1週內視力即可恢復8~9成。如果是說視力完全復原,傷口完全癒合的話,通常需要大約3至4週,這時的度數也會相對穩定。

 6.     白內障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不會。但大約有5%的患者會在手術過了一段時期後感覺視力慢慢變得模糊,這是因爲表皮細胞增生在後囊膜,導致後囊膜混濁,只要進行激光治療即可改善。因此當白內障手術後出現視力變化時,應儘早就醫,及時治療。

白內障術後應該如何保養?一文看清保養及患者常見疑慮。 Read More »

兒童近視可大可小!控制及預防方案一文看清

近視是時下小朋友最爲普遍的眼睛問題之一。據衛生署資料顯示,香港約有18% 的6歲兒童有近視問題;而12歲兒童近視率更高達62%,比率遠高於其他歐亞地區。除了不良用眼習慣外,如果父母本身有高度近視,那麽小朋友患上近視眼的幾率也會大幅增加。因此,早期預防及控制兒童近視加深極爲重要。

電子產品乃兒童近視的主因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近視兒童的年齡層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不少家長把電子產品當作「兒童奶嘴」,小朋友在眼睛尚未完全發育的階段,就養成依賴電子產品的習慣,影響眼睛正常發育。

在患有近視的兒童中,其中有高達8成的兒童近視成因是用眼習慣不良所致。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會使瞳孔不斷適應光源變化,令調節瞳孔的睫狀肌時刻維持緊張狀態,導致眼睛過度疲勞,增強小朋友近視風險。若要預防或控制兒童近視程度,家長必須嚴格管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鼓勵他們參與戶外活動,減少依賴「電子奶嘴」。

兒童近視也有分真假?

但其實近視也有「真近視」跟「假性近視」,前者是因爲眼睛結構已發生變化,所以無法自然恢復;後者則是眼睛暫時性疲勞的表現,只要適當放鬆眼睛肌肉,就能得到改善。由於兩類近視恢復的方式都不同,所以重點應先了解小朋友的近視屬哪一類。

假性近視常發生在12歲以下的小朋友身上,因爲小朋友的睫狀肌相當有力,加上他們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出現睫狀肌無法自然放鬆情況,因而導致假性近視。不過只要讓眼睛充分休息,假性近視的兒童就能恢復正常視力。

若是懷疑家中小朋友有視力問題,建議即刻尋求眼科醫生進行檢查,通常假性兒童近視可以恢復的,大多數是通過點藥去放鬆眼睛,從而檢測眼睛的真實屈光狀態,去判斷真/假近視。

雖然兒童假性近視可以恢復,但這也是近視的一大徵兆,若小朋友不及時更正用眼習慣的話亦有可能變成真近視。

如何發現小朋友患上近視?

小朋友不會意識到自己有視力問題,因此,家長應格外留神,通過觀察去判斷小朋友是否出現近視或其他視力問題。若出現以下近視徵兆,家長應帶小朋友去咨詢眼科醫生:

  • 經常眨眼或揉眼睛
  • 經常拉扯眼角或瞇眼去看遠處事物
  • 經常傾斜頭部去看事物
  • 看事物時眼睛和東西貼很近

疏於控制兒童近視有甚麼後果?

部分家長或認爲,若小朋友的近視不深便可不必理會。然而,實際上,如果兒童近視不做任何控制的話,近視度數會隨著年齡逐漸增加,甚至在短時間内急速飆升。若年幼時已有近視問題,那麽很容易會令近視度數超過500度。

但你以為就只有令近視加深那麼簡單嗎?不!當近視度數越深,日後罹患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眼疾的機會也會幾何級上升,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 白內障:高度近視者的水晶體容易退化和混濁,進而導致白內障的風險增加。
  • 青光眼:高度近視者的眼壓較高,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為正常人的4倍。
  • 黃斑病變:在近視達800度且近視10年的病患中,約有5~10%患者合併黃斑部病變。
  • 飛蚊症:高度近視者的玻璃體容易退化,進而產生纖維絲狀的懸浮物。
  • 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容易退化或萎縮,罹患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0倍以上。

因此,家長應積極關注兒童近視度數及採取控制和預防措施,避免兒童將來成爲高度近視者。

有哪些方法可控制兒童近視?

一般來說,小朋友最理想的近視加深速度應維持在每年不超過50度。若兒童近視每年增加超過100度,則屬於不尋常情況,未來亦有可能發展成高度近視,甚至會增加患上併發症的風險,所以醫學界近年來致力於研究出多種控制及改善兒童近視方法,以減緩兒童近視加深的速度。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抑制鞏膜過度生長,減慢眼球拉長,進而控制兒童近視加深,1年内就能減慢67%的加深。

然而,有些小朋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後會出現畏光的副作用,或看近距離事物時不清的情況,因此,使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前宜謹慎考慮。

角膜塑形隱形眼鏡 (OK鏡)

角膜塑形隱形眼鏡(OK鏡)是一種在夜間佩戴的隱形眼鏡,適用於近視不超過600度的近視兒童。其原理是通過高度透氧的硬性鏡片去幫助角膜塑形,讓使用者在日間時無需配戴眼鏡也可以看得清楚。研究證實,長期配戴OK鏡可以控制兒童近視度數加深,一般可以將兒童近視速度延緩至50%~80%。

不過,角膜塑形隱形眼鏡只是暫時性的矯正視力,若是停止配戴,兒童近視度數加深程度將恢復回原來的狀態。

另外,OK鏡片控制兒童近視的價格通常在HK$5,000~HK$10,000左右,加上每9個月左右就需要更換一次鏡片,因此這類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價格對部分家庭而言,或許會有些負擔。

離焦鏡片 (DIMS)

離焦鏡片有兩種度數,分別是中央位置是普通近視鏡片,及周邊鏡片,利用了近視離焦光學元素,把周邊的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進而減慢眼球拉長,控制兒童近視速度。研究證實,配戴離焦鏡片的兒童在2年内近視速度明顯減慢52%。

可惜的是,離焦鏡片只適用於近視不超過650度,散光不超過400度的近視兒童,超過該度數的兒童只能另尋其他控制方案。再者,這類兒童近視控制鏡片的價格也不低,現時市售的兒童用的控制近視離焦鏡片價格大多HK$4,000起,價格直接令想用鏡片控制兒童近視的家長有所卻步。

更早期控制兒童近視的方法——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

一如上述所講,部分控制兒童近視的眼藥水或會產生副作用,而現時市售的兒童用的控制近視離焦鏡片價格又偏高,加上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令家長開始意識到要控制兒童近視及近視加深的機率,並非在發現他們有近視後,才開始著手計劃,而是應在更早期就著手控制小朋友出現近視的風險。

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是近年來香港重點研發的專項,預測準確率高達8成以上。目的是爲了能夠提前預測小朋友未來3年近視發展,並提前定制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控制兒童近視加深或恢復視力。

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的主要流程如下:

  1. 填寫小朋友生活習慣問卷
  2. 進行各類眼睛檢查
  3. 輸入檢查數據,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小朋友未來3年近視狀況
  4. 家長及眼科醫生可透過報告及圖表瞭解小朋友的近視發展是否屬於高風險
  5. 眼科醫生將根據評估結果為小朋友定制個人化治療,延緩兒童近視加深,降低高度近視風險。

現時由眼科醫生湯文傑醫生負責的「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已於 129,242 青少年人群中進行驗證,預測準確率高達80%以上,為青少年近視預警提供幫助。

家長可透過「兒童近視控制AI智能平台」準確預測子女未來近視變化,透過此AI平台的大數據智能分析出預測結果,讓家長可以根據預測報告(家長可視此為「屈光發育檔案」)觀察子女於各年齡進展的屈光不正表現變化。眼科醫生亦會根據預測報告,詳細為家長分析子女目前近視情況,比較一般相同年齡層的正常屈光表現,以及制定個人化近視治療方案。

改善或控制兒童近視的日常方法

想預防或控制近視問題,除了尋求眼科醫生的幫助,家長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幫助近視兒童恢復或改善視力。

建立正確的用眼習慣

盡量規定小朋友做功課或閲讀時要維持正確坐姿,避免趴著或躺著,也應避免他們在昏暗的環境閲讀或玩手機,並控制近視兒童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及養成用眼每30分鐘,休息5~10分鐘的好習慣。

攝取護眼食物

家長平日亦可以給小朋友多攝取含有維生素A、C、E、葉黃素、花青素等之類的護眼食物,有助於近視兒童恢復或改善視力。

戶外活動

建議家長每日帶小朋友到戶外活動,例如到遊樂場玩耍、公園散步,減少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而且戶外的陽光也能夠刺激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量,有效控制兒童近視加深。

兒童近視的發展速度極快,稍不注意度數就可能迅速飆升。因此,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監督小朋友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建議家長定期帶小朋友進行眼睛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就能及時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和治療方案,以確保兒童視力的健康。

兒童近視可大可小!控制及預防方案一文看清 Read More »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