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講解Presbymax老花激光矯視手術

從此擺脫老花眼鏡!【Presbymax老花激光矯視手術】助恢復年輕視力

老花(Presbyopia)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一種視力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有老花,通常發生在40歲左右的人身上。許多患有老花的人因擔心被嘲諷年紀大而不願配戴老花眼鏡,導致影響日常生活。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種矯正老花的方法推出市場,配戴老花眼鏡已不是唯一選擇,像是眼科專科湯文傑醫生極力推薦的Presbymax老花激光手術,不僅可以避免配戴老花眼鏡的尷尬,還能讓眼睛恢復年輕時的視力。 甚麽是老花? 老花最為普遍的症狀是閲讀困難,看手機或書報上的文字會變得相當費力,需要不斷調整距離以尋找更清晰的焦點。長時間的近距離活動會容易感覺眼睛疲勞、乾澀或不適;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近距離工作時,則需要更多的光線來幫助眼睛聚焦。 老花的主要成因是因爲眼球内的晶體和睫狀肌退化。這種退化會使得晶體變得僵硬且失去彈性,進而影響眼睛的屈光能力,最終對視力造成影響。 儘管老花通常在40嵗左右的人身上發生,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依賴電子產品。長時間的盯著螢幕看會造成睫狀肌過度緊綳,導致眼睛提早步入老花階段。因此,保護眼睛健康對於現代人來説極爲重要。建議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讓眼睛有足夠時間放鬆,以減緩老花的發展。 2方法自測有無老花眼 方法一:症狀檢查 以下是一些與老花眼有關的常見症狀,若是中了3條以上便可能患有老花眼。 方法二:鈔票測試 能夠在1秒内對焦的話屬於正常;1秒以上有患上老花的風險;3秒以上基本可以確定是有老花眼了。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老花眼,建議儘早諮詢眼科醫生,以獲取專業的建議和幫助。眼科醫生會根據您的視力需求,給出是否需要配戴老花眼鏡,或建議採用Presbymax老花激光手術去改善老花問題。及早識別和處理老花問題有助於改善視力,提高生活質量。 老花與遠視有甚麽分別? 老花與遠視同樣都是睇近野有點蒙,但是兩者成因並不相同。另外,若是發現有視力問題還是建議去做個檢查。 老花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視力問題,隨著年齡增長,眼睛的晶體和睫狀肌逐漸退化,使得焦距功能減弱,導致眼睛在看近物和較暗的環境下難以看清。如果老花已嚴重影響生活,可以考慮進行Presbymax老花矯視手術。這是因爲Presbymax不僅能夠治療老花,同時亦能幫助改善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讓眼睛恢復年輕時狀態。 遠視是一種與眼球結構有關的視力問題。主要是因爲眼球較短或睫狀肌無力而形成的。如果只是眼球較短但睫狀肌發達的話,基本上不會有視覺模糊的問題;待到睫狀肌無力時,就需要用力才能對焦近物體。遠視是天生的,即多數兒童都有遠視,但無需過於擔心,隨著眼球正常發育,遠視的情況會有所緩解。 老花放著不管,小心身體出毛病! 許多患者會覺得老花眼對生活影響不大而不願正視老花問題,認爲只需瞇著眼睛就能看清,甚至連老花眼鏡都不願配戴。然而,這種行爲會造成睫狀肌過勞,加重眼睛負擔,引發眼睛酸脹不舒服、眼球疼痛等,嚴重的話甚至會擴散到肩頸區域,出現肩頸酸痛、頭痛、頭暈、惡心等症狀。 老花雖然不是甚麽急症,但老花的度數會隨著年齡增長有增無減。如果40嵗開始診斷出100度的老花,60嵗時將會增加至300度,老花的度數每年大約會增加10度左右。若是老花的度數出現異常下降,這可能是白內障的一大警訊,患者應該儘早尋求眼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和適當的矯正。及時的識別和處理老花問題才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關鍵。 矯正老花的方法有哪些? 醫學不斷進步,矯正老花眼的方法也越來越多,當中包括配戴單焦眼鏡、多焦眼鏡、隱形眼鏡或手術植入人工晶體、Presbymax老花激光手術等。 傳統矯視手術VS Presbymax老花矯視,該選擇哪種? 單眼視覺手術 多焦點人工晶體 Presbymax老花矯視 ❌中距離影像模糊 ❌立體感較差 ❌有炫光問題 ❌不適合夜間駕駛者 ❌需要時間適應...

閱讀更多

治療白內障必須開刀做手術?人工晶體助白內障患者回復視野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數據顯示,全球約有三千九百萬位眼盲患者,其中有51%成因是白內障,是全球失明的原因之首。白內障最常見是老年性白內障,一般於大約五十歲以上,就會發現自己有白內障症狀,而糖尿病患者和深度近視較容易及較早會出現白內障症狀。如果白內障變得成熟,就會為患者帶來一系列併發症,如: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甚至失明,後果嚴重。故患者會開刀做白內障手術,用人工晶體治療白內障,透過治療讓眼睛回復清晰視野。 何謂白內障? 白內障是由於眼內用以聚焦的透明晶體因年老或病變而變得混濁,晶狀體的功用如相機的鏡頭,幫助眼睛準確地對焦,使影像能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淸晰的影像。晶狀體是由蛋白質構成,具有調節光線的功能。當晶狀體變得混濁,透明度隨之下降,光線無法穿過,從而視力下降,形成白內障。 白內障有哪些症狀? 白內障的症狀比起其他眼科疾病,如乾眼症,相對較易辨認,一般最易察覺的症狀包括閱讀能力降低,這主要為視力模糊造成,而且會有畏光問題,患者夜間也容易出現炫光,或是對色彩及對比分辨力衰退等症狀。白內障的症狀又可細分為初期白內障症狀,及後期白內障症狀: 初期白內障症狀 畏光 單眼複視 近視數度突然幾何級飆升 老花減輕 後期白內障症狀 視力模楜 看事物出現眩光 影像顏色變得晦暗 為什麼會患上白內障? 老化 白內障最主要的成因是由於年紀漸大,眼睛老化所致,這又稱為「老年型白內障」,成因是水晶體老化、衰退所致。醫學上會依據水晶體混濁位置,這類白內障細分為後囊下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opacity)、核心型白內障(nuclear opacity)、皮質型白內障(cortical opacity)三大類。 其他疾病引致 又稱為「續發型白內障」,成因是由於其他眼疾進行手術、使用類固醇藥物,或其他健康問題,如青光眼、糖尿病、眼內發炎、高度近視而引起。 外傷引致 外傷也是白內障的其中一個成因。當眼睛曾受到強烈撞擊、穿刺傷害,或曾受到高熱、化學藥品灼傷等,令水晶體纖維排列錯位,有機會發生病變,如混濁、硬化等。但有部分患者並不是即時形成白內障,而是日後也逐漸出現。 開刀手術治療白內障是唯一出路 現時開刀手術是白內障的唯一治療方法。白內障開刀手術過程包括摘除混濁之晶體及植入人工晶體以治療白內障、改善視力。一般白內障開刀手術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在手術室內使用顯微鏡下進行,利用超聲波乳化技術,將原本混濁的晶體取出,植入適合白內障患者的人工晶體。由於這是一項微創手術,手術切口會比較細,不一定需要縫針,因此傷口康復時間比較短。開刀做白內障手術是十分安全的,併發症並不常見。 然而,由於每個人的狀況及需求都不同,而人工晶體又不像眼鏡般可隨意更換,所以在開刀做白內障手術前應先與醫生了解,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白內障人工晶體。 開刀進行白內障手術前,患者要決定選擇哪種治療白內障的人工晶體。患者可依據的整體眼睛健康,如是否有乾眼症、角膜散光或黃斑健康等,考慮對視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等,才決定哪種治療白內障的人工晶體能為患者帶來最佳效果,最後再開刀做白內障手術。 現時,白內障開刀手術可選擇的人工晶體主要有三類:...

閱讀更多

乾眼症多久才會好轉或有改善?醫生詳解乾眼症原因及治療方案

你有試過每當稍微工作一會,就覺得眼睛乾澀、痛癢,忍不住眨眼,即使閉眼休息也無法緩解嗎?這或許是乾眼症的症狀!想改善乾眼症,以為只要滴眼藥水、滴人工淚液,或者減少電視、電腦熒幕,便能從病情的根本原因改善乾眼症嗎?如果你以為乾眼症不用多久就會自己好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可能這些方法,只會令乾眼症症狀越來越嚴重。

閱讀更多

眼有黑點是失明先兆?眼科醫生詳解飛蚊症治療及改善方法

患上飛蚊症的人會看見有「黑點」在眼裏漂浮,不痛不癢也揉不開,當你直視它們時,又會瞬間消失。雖然多數的飛蚊症無需即時治療,但也絕不容小覷,若發現病情加重必須立刻就醫,否則或可能導致失明危機!那麽有什麽方法可以改善飛蚊症呢?目前來說,又有什麽治療飛蚊症的方案嗎?

閱讀更多
封面圖_比較_青光眼_黃斑病_白內障

【治療眼疾】青光眼VS黃斑病VS白內障 眼科醫生教分眼疾症狀+處理方法

長者很多時眼矇,可能覺得是退化問題以致看不清,但有否想過有機會是由於眼睛病變而患上眼疾呢? 眼疾症狀 首先,要分辨視力是突然下降還是慢慢下降,視力影響是中間範圍、整個畫面,還是周邊視力?而且是否有伴隨眼睛痛楚的感覺?那如何分辨黃斑病、白內障和青光眼呢?以白內障為例,一般長者的視力會慢慢下降,而且是影響整個畫面。黃斑病則相反,視力突然急性下降,影響中央視力。青光眼也是慢慢影響視力,一般是先影響周邊視力。 這三種疾病很容易令人混淆,長者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去檢查。有一種是「格仔紙」。格仔紙是一種方格形的紙,長者可以通過看格仔紙,看直線有否變了曲線,這些情況就可斷診是否出現黃斑病的情況。至於其他問題,就需透過眼科醫生的檢查才可斷定是甚麼眼睛疾病。 如何醫治? 糖尿上眼一般有兩個併發症,主因是缺氧,引致血管增生。如果血管增生,那些脆弱的血管有機會有滲漏,導致玻璃體出血或黃斑水腫的情況。要杜絕此情況,通常要透過注射眼球藥物,去杜絕血管增生,從而減少缺氧。 白內障基本上透過微創的白內障手術,將有混濁了的晶體移除,再植入人工晶體。最後是青光眼,透過及早治療可以控制神經線,不要讓它持續損傷。青光眼沒有治療方案,只有透過檢測,以藥水、手術或激光去控制眼壓,從而減慢對神經線的損傷。 長者可以透過改變日常生活方式去預防,例如:少糖、少鹽;吃含豐富維他命A、胡蘿蔔素或奧米加脂肪酸的食物,因有抗氧化作用;至少做30分鐘帶氧運動;不要吸煙。長者需要定期做眼睛檢查,及早預防,及早治療。盡量避免讓紫外線照射眼睛,才可預防各種眼疾。 資料來源:Topic 甚麼是青光眼? 甚麼是黃斑病? 甚麼是白內障? 立即WhatsApp查詢

閱讀更多
封面圖_眼睛紅痛_隱疾_風濕關節炎_眼發炎

【眼睛發炎】眼睛紅痛或反映身體有隱疾 醫生:8成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眼發炎

很多醫生會用眼睛作為觀察身體疾病的窗口,尤其是長期病患,究竟哪些疾病會影響眼睛呢? 影響眼睛的疾病 眼痛、眼紅、眼發炎等情況,一般長者都可能感受過,但如果情況持續,我們會擔心身體上有其他隱疾,其中一種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會引發身體各種炎症。眼睛也是其中一個受影響器官,如不去正視或處理,會令眼睛視力持續下降,甚至有致盲風險。 免疫系統疾病的病徵和治療 免疫系統疾病發生在不同年紀的人身上,最常見有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症、強直性脊椎炎或紅斑狼瘡。以類風濕關節炎為例,患者有機會腰骨痛、髖關節痛或因發炎徵狀,以致起來時背部有痠、梗的感覺。因發炎關係,會出現鈣化情況。關節與關節之間會結合,以致早上起來或想彎腰伸手觸摸腳趾,都存在困難,長久會影響關節活動。一線治療是全身性治療,一般由類風濕專科醫生處方口服消炎藥物。 一線治療中一般是使用類固醇,但如我們使用大劑量的類固醇,或持續性的治療,一般會轉為二線藥物,去減少類固醇引起的副作用。當中由生物製劑和免疫力抑制劑作為二線藥物去控制長久的治療。 研究顯示,八成病人一輩子起碼有一次眼睛發炎的機會,虹膜炎是其中一種炎症,它會釋放出細胞,導致視力下降,而這些細胞,會跟眼球中的蛋白質結合,積聚在前房角,導致前房角水未能流走,令眼壓遞升,損害神經線和形成青光眼。 要醫治的話,一般會透過抽血去找炎症因子和照X光,如照肺部X光或腰骨X光,看是否有肺或腰骨問題。如有,一般會用藥水控制炎症(一種消炎的類固醇眼藥水)。另外看是否有副作用、併發症,用青光眼藥水控制眼壓,所以眼科醫生和類風濕專科醫生,會共同照顧和醫治病人。 藥水 藥水有不同類型,有些藥水是普通的滋潤藥水,對病情沒有幫助,有時更會延誤醫治,又有些藥水有收縮血管的作用,但它不是在控制炎症,所以有機會誤以為眼睛情況持續改善;最後,如治療劑量不足,或用藥時間不足,就會延誤醫治,令眼睛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 新冠肺炎 結膜炎伴隨著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或病毒感冒,其實那也是新冠肺炎的其中一種徵狀。結膜炎最常見的徵狀是眼球角結膜充血,或有發紅、發炎的情況。研究顯示,30名新冠患者在入院期間做了一個檢查,發現其中一名有結膜炎的徵狀,所以是有密切關係的。 要預防新冠肺炎,首先,我們要勤洗手,用清水和梘液至少清洗20秒,另外我們需要保持適當1.5米的社交距離,更需要保持空氣流通,才能在新冠肺炎中保護好自己。 資料來源:Topic 甚麼是青光眼? 立即WhatsApp查詢

閱讀更多
封面圖_預防方法_乾眼症

如何預防乾眼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為都可能會引發乾眼症,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進行,以及讓眼睛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究竟有哪些方法可預防乾眼症呢? 1. 避免眼球受刺激 吹冷氣或使用電風扇時,應讓出風口遠離眼部,不宜直吹眼睛。 2. 適當休息 無論是使用電子產品、工作或讀書時,謹記20/20/20護眼法則,多提示自己眨眼,每隔20分鐘眨眼20秒,將視線看向20英呎(約6公尺)遠景,減少近距離及長時間固定使用眼睛,可長久保持眼睛健康。 3. 減少配戴隱形眼鏡時間 由於乾眼症患者的淚液較少,戴隱形眼鏡可能會刮傷角膜,傷害眼睛健康,應盡量減少配戴隱形眼鏡,建議少於8小時。 4. 戒掉不良習慣 不宜熬夜,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另外應避免吸煙或接觸二手煙,由煙霧會刺激眼睛,因此亦是造成淚水過度蒸發的原因。 5. 飲食習慣 適量補充含Omega-3 或維他命A的食物,例如選擇三文魚、核桃等富含 Omega-3 的食物;另外,紅蘿蔔、菠菜等則含有豐富維他命A。 甚麼是乾眼症-瞼板腺功能異常 (MGD)? 立即WhatsApp查詢

閱讀更多
封面圖_兒童近視_控制方面_注意

兒童近視控制小貼士

兒童近視控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精明護眼小貼士您要知 現時小朋友經常使用電腦上課,即使不用上課,亦依然會經常看手機、平板電腦,出現「機不離手」的情況,因此好多兒童好容易從小患上近視。一項調查曾指出愈半數4至12歲患近視兒童在疫情期間以電子學習授課,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好大可能會造成深度近視,未來或會出現更嚴重的眼疾問題。因此作為家長,應及早教導子女保護眼睛,做好兒童近視控制,要避免近視加深,以下有九項小貼士跟大家分享,在使用智能手提電話、電腦、上網或閱讀時記得要注意以下事項: 每20分鐘,讓眼睛休息一會兒 閱讀時保持充足光源 保持視距最少30厘米 將熒幕光線調至舒適 在床上/坐車時勿看 增加日常戶外運動的時間 每天早睡早起 多進食含豐富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紅蘿蔔 及早和定期接受全面眼科檢查

閱讀更多
封面圖_兒童近視的成因_近視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及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 香港是全球患近視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約有接近18%的兒童在6歲時已患有近視!究竟是甚麼成因造成兒童近視呢? 近視(Myopia)是由於眼軸過長,在眼睛調節放鬆望遠的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 近視可以是先天遺傳,但後天環境因素亦是導致近視的主要成因,例如: 長時間於太近的閱讀距離 電子產品光線太亮及環境太黑 經常看電子屏幕 缺乏接觸陽光及戶外活動時間 兒童近視的症狀 點樣發現小朋友患上近視? 家長需要經常留意小朋友有沒有出現以下行為: 訴說自己有頭痛 訴說自己看東西不清(或有重影) 經常眨眼、揉眼睛 眼睛經常泛紅 專注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要瞇眼或把頭側起才能看清 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會遮住自己其中一隻眼  閱讀時經常會漏看一些單詞 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經常出現以上行為,好大機會患有近視,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驗眼,向眼科醫生諮詢專業意見。 及早控制兒童近視 可預防加深近視的風險 兒童近視 不可忽視! 小朋友經常看電子屏幕,患上近視的機會大大增加。如果家長發現子女患有近近,建議向專業眼科醫生諮詢,採取適合的矯視治療。現時有一項「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此計劃可以預測小朋友三年後的近視變化,從而可為小朋友提供個人化近視矯視治療方案。 若不採取矯視治療的話,很大機會令近視度數加深,眼軸增長會導致視網膜越來越薄,同時增加患上各種眼科疾病的風險,例如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點病變,青光眼及白內障等,這些併發症都會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失明,喪失視力,因此建議盡早控制兒童近視,矯正要及時! 及早帶小朋友驗眼,可有效避免或延緩出現近視加深的情況,減低將來變成深度近視的機會及風險。 各位家長記得提醒小朋友,由改善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從小好好保護眼睛! 更多資訊

閱讀更多
封面圖_新冠病毒病徵_紅眼症_湯文傑眼科醫生

紅眼症也是新冠病毒病徵嗎?

紅眼症也是新冠病毒病徵? 新冠疫情當道,大家多聚焦防疫、感染徵狀及復康治療等方面,較少關注染疫與視力風險的關係。原來紅眼症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早期徵兆,而人們擔心飛沫會否因落入眼睛而受感染、戴眼鏡對防疫有無作用等等疑團,以下由眼科醫生逐一解答。 輕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頭痛、疲勞、喉嚨不適、咳嗽、甚至出現肌肉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指紅眼症(醫學名稱結膜炎)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早期徵兆,孰真孰假?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解說:「紅眼症或結膜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迹象。結膜炎普遍的症狀為眼睛結膜充血或發紅、發炎的症狀,一項發表於 《醫學病毒學雜誌》 的研究,對30名因新冠肺炎病毒入院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一名患者診斷出結膜炎。」 紅眼症可引起不同眼疾 根據上述研究,患者出現結膜炎的機率雖然較低,但除結膜炎外,據報道新冠肺炎病毒與其他眼部問題有關,包括鞏膜外層炎、葡萄膜炎、淚腺炎症、視網膜和視神經發炎,雖然同樣屬很少見,但其中一些問題有機會導致視力喪失。 巿民日常外出戴上口罩,但最擔心新冠肺炎病毒飛沫會落入眼睛,造成感染,湯醫生表示,眼部傳播尚未得確實研究引證,然而分布在包括呼吸道在內的許多體腔和器官的黏膜,通常最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和病毒。「眼睛的表面和內眼瞼也被稱為結膜的黏膜裡,因此如果受感染的飛沫落入眼睛,有可能容易受到感染。」已發表的報告表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 )可能通過氣溶膠與結膜接觸傳播。 護目鏡防護勝一籌 以為眼鏡和太陽眼鏡能作擋隔,原來只是「一場誤會」,湯醫生說:「眼鏡和太陽眼鏡均無法完全阻擋朝你的方向噴灑的呼吸道飛沫,反而有保護側面和眼睛周圍的護目鏡,可提供更好的防護。」事實上,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方式仍被認為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但該病毒也可以在表面上存活數天。因此,觸摸受感染的表面,然後在不洗手的情況下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可能會導致感染,但這種風險通常被認為很低。 那麼用水或非處方滴眼液清潔眼睛,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嗎?他指眼睛表面有其自身的保護機制,包括抗菌蛋白和自然潤滑,因此日常清潔或用水沖洗眼睛是不必要的,實際上可能會沖走眼表面的一些天然保護屏障,從而增加感染風險。如果眼睛出現發炎或發紅,使用非處方人工淚液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惟若症狀持續,應盡早向眼科醫生求醫。 戴除隱形眼鏡保持衞生 不止聽過近視一族說過,擔心經常佩戴及除下隱形眼鏡,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湯醫生派定心丸,在適當的衞生條件下,沒有證據表明佩戴隱形眼鏡會令感染新冠風險上升。「然而,隱形眼鏡佩戴者比普通人更頻繁地觸摸眼睛,美國眼科學會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建議隱形眼鏡佩戴者暫時改為佩戴眼鏡,以減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此外,眼鏡可以某程度上減少因佩戴隱形眼鏡而引起的刺激風險,並充當屏障,令人觸摸眼睛之前停下來。 雖然不是最好的保護,但眼鏡也可以作為呼吸道飛沫的部分防護罩。」 盡管如此,美國眼科學會表示,只要佩戴隱形眼鏡戴時平日護理得宜,確保衞生並勤洗手便可。如眼睛出現發紅,需停止繼續戴隱形眼鏡並求醫。 5大防新冠感染法 要減少新冠肺炎病毒埋身,湯醫生有以下建議: 經常清潔雙手 -用梘液和清水清洗雙手至少20秒。 -盡量避免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 減少接觸 -保持社交距離,請使用兩臂的長度(約 6...

閱讀更多
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

眼睛就像指紋,每個人的兩隻眼睛都不一樣,因此當患上白內障,每隻眼睛的情況也不會完全相同。許多醫生曾嘗試找到一種適用於每種臨床情況的特殊人工晶體,以治療所有白內障患者,然而,並沒有一種人工晶體適合所有患者,白內障手術必須「個人化」。

閱讀更多
白內障_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白內障年輕化 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現時科技發達,都市人每天離不開手機、電腦,看屏幕時間長了,不但雙眼疲累,還十分傷眼。與此同時,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曾有中年患者,他發現近視持續增加,看東西有重影。經過仔細檢查,白內障年輕化,發現有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Dysfunctional Lens Syndrome: DLS)。

閱讀更多
白內障

什麼人最易有白內障?

白內障,是指眼球的晶體變得混濁,以致影響視力,過往多數出現於60歲或以上人士身上,但近年開始,愈來愈多相對較年輕的人士因白內障求醫,他們一般介乎40-50歲,普遍患有深近視(即600度近視或以上)。

閱讀更多
封面圖_白內障_手術前_須知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進行白內障手術前,患者應該需要準備甚麼呢?以下有5件注意事項: 1. 手術前一晚必須充足睡眠及放鬆心情。 2. 宜穿著寬鬆衣物,避免穿高領。 3. 開刀前3天可開始使用預防性消炎藥,降低手術後出現黃斑水腫的風險。 4. 糖尿病和血壓藥物必須繼續服用。 5. 若使用凝血劑,建議在諮詢過心臟科醫生後停藥3至7天。 您也必須知道, 白內障手術是一場個人化的手術。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 眼睛就像指紋,每個人的兩隻眼睛都不一樣,因此當患上白內障,每隻眼睛的情況也不會完全相同。 許多醫生嘗試找到一種適用於每種臨床情況的特殊人工晶體,以治療所有白內障患者。然而並沒有一種人工晶體適合所有患者,因此白內障手術必須「個人化」。 簡單來說,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要和光學像差曲線, 分別制訂適當的人工晶體。 考慮的因素包括: 患者的年齡 生活方式 對視力的期望 屈光手術後狀態 角膜地形圖 斷層掃描 像差 眼球表面健康 瞳孔大小...

閱讀更多
圖片_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_FLACS_好處

FLACS 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

FLACS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 FLACS飛秒激光在屈光手術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激光矯正視力例如:LASIK和SMILE廣泛應用於屈光手術中。然而,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FLACS),為醫生提供了一種精準度高,以取代傳統白內障手術中可預測性低及技術要求高的步驟。 現行技術 一般白內障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在手術室內使用顯微鏡,利用超聲波乳化技術,將原本混濁的晶狀體取出,再植入適合的人工晶體。 新技術 FLACS連接到光學成像系統引導激光執行角膜切口,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破碎步驟,技術為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改變與傳統技術相關的要求。 FLACS飛秒激光的好處 FLACS飛秒激光目的是在提高準確性和屈光效果的同時,提供安全性和手術簡便性。白內障手術的許多關鍵步驟,例如: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移除步驟,涉及角膜切口結構、前囊尺寸、形狀,人工晶體與視軸對應位置等。 精確的角膜切口可提供更好的傷口癒合效果 可預測散光度數和更低的眼內炎風險 可減少超聲波乳化時間和能量 可減少損害角膜內皮細胞和其他並發症,例如:角膜和黃斑水腫等。 精準前囊切開可有效預測晶狀體位置 大大提高及發揮高階人工晶體對視力的效果 附圖即為FLACS技術 總括而言,FLACS飛秒激光在精確度、可預測性和在困難情況(例如成熟白內障)中的使用方面,與傳統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技術相比,尤其是在植入高階人工晶體時具有相對的優勢。 想了解更多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嗎? 立即WhatsApp查詢 也許您也感興趣: 人工晶體該怎麼選擇?  —教您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晶體 適合我的白內障手術 —我們診所提供的白內障手術方案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手術前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及新技術 —告訴您FLACS技術如何打造不同的手術過程 常見的白內障誤區 —矯正對白內障認知 ...

閱讀更多
封面圖_白內障_常用誤區

常見的白內障誤區

常見的白內障誤區 白內障是導致長者失明的一大眼睛疾病,可是圍繞其症狀和治療方法仍然存在著許多誤解,最常見的包括以下問題: 只有長者才會患白內障嗎? 白內障會影響任何人,從嬰兒到90多歲的人。 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可能會使白內障惡化,但即使避開紫外線的人,在變老時仍會患上白內障。 除了年長因素外,先天性、外傷、糖尿病、藥物及放射等皆可能會引起白內障。 80歲已沒有必要做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是導致長者失明的一大眼病。即使未至失明,但長者會長期處於視力模糊的狀態,不單止嚴重影響長者的生活質素,也會造成危險。 目前沒有治療白內障的有效藥物,治療白內障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做手術,摘除已混濁的晶狀體,換上人工晶體。 不論任何年齡,若生活上有需要,並且身體情況許可,皆可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只能在完全成熟的白內障上進行嗎? 否。患者不需等待白內障成熟。 白內障到了晚期,晶狀體會膨脹甚至溶解,繼而引發青光眼,導致不可逆轉的失明,而且晚期白內障手術難度較大, 視力恢復也更慢。 白內障手術會很痛? 白內障手術大多會採用眼部麻醉,痛楚很小,大部分長者都能接受。 有文獻報道,相比於第一隻眼的白內障手術,第二隻眼做白內障手術時患者的痛感略有增加。 人工晶體壽命很短? 現時人工晶體的物料,物理及化學性質非常穩定,患者可終身使用。  視力不良一定是白內障引起的? 白內障手術完成後,視力是否馬上就會變好? 立即WhatsApp查詢 也許您也感興趣: 人工晶體該怎麼選擇?  —教您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晶體 適合我的白內障手術 —我們診所提供的白內障手術方案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手術前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及新技術...

閱讀更多

視覺和視覺偏頭痛:有什麼區別?

眼偏頭痛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其特徵是一隻眼暫時喪失視力,甚至暫時失明。眼偏頭痛是由視網膜或眼後的血流減少或血管痙攣引起的。 在眼偏頭痛中,患者的眼睛視力通常在一小時內恢復正常。眼偏頭痛可以是無痛的,也可以與偏頭痛一起(或繼之)發生。 不幸的是,術語“眼偏頭痛”通常用於描述一種更常見(無害)的疾病-稱為視覺偏頭痛或偏頭痛先兆-其特徵是暫時性視覺障礙,通常在30分鐘內消失。 與眼偏頭痛不同,視覺偏頭痛通常會影響兩隻眼睛。 現在,讓我們仔細看看眼偏頭痛和視覺偏頭痛: 眼偏頭痛和視覺偏頭痛症狀 : 眼偏頭痛症狀通常包括一個小的盲點,它會影響一隻眼睛的中央視力。這個盲點會變大,使您無法安全駕駛或用受影響的眼睛閱讀。 在某些情況下,一隻眼睛的整個視野可能會受到影響。通常,該情節持續不到一個小時。 視覺偏頭痛症狀可能有所不同,可能包括: 1. 視場中心或中心附近的閃爍盲點 2.圍繞中央盲點的彩色光的波浪形或鋸齒形環 3.在整個視野中緩慢遷移的盲區 視覺偏頭痛的症狀通常會影響雙眼並持續3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視覺性偏頭痛症狀消失後不久可能會發生偏頭痛,也可能沒有頭痛。 如果您遇到盲點或其他視覺障礙,並且不確定是眼偏頭痛還是視覺偏頭痛,請一次遮蓋一隻眼睛。如果僅一隻眼睛發生視覺障礙,則很可能是眼偏頭痛。如果它影響到雙眼,則可能是視覺偏頭痛。 但是不要冒險。如果您突然在視野中遇到任何盲點,請立即致電或諮詢眼科醫生,以確定它是否無害或可能是更嚴重的症狀(例如視網膜脫離)的跡象。 是什麼導致眼睛和視覺偏頭痛? 人們認為眼偏頭痛與偏頭痛的病因相同。 偏頭痛具有遺傳基礎,一些研究表明,患有該疾病的人中多達70%都有偏頭痛的家族病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偏頭痛似乎是由大腦深部機制的激活引起的,該機制在頭部和大腦的神經和血管周圍釋放炎性物質。 影像學研究發現,在眼偏頭痛和偏頭痛先兆期間,流向大腦的血流發生了變化。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及導致眼偏頭痛和視覺偏頭痛自發解決的原因仍然未知。 可能導致人偏頭痛發作的常見偏頭痛“觸發因素”(包括眼偏頭痛和視覺偏頭痛)包括某些食物,例如陳年奶酪,含咖啡因的飲料,紅酒,煙熏肉和巧克力。 食品添加劑,例如味精(MSG)和人造甜味劑,也會在某些人中引起偏頭痛。 其他潛在的偏頭痛誘因包括香煙煙霧,香水和其他強烈的氣味,刺眼的燈光或閃爍的燈光,缺乏睡眠和情緒緊張。 治療與預防 如已經指出的,由眼睛偏頭痛和視覺偏頭痛引起的視覺障礙通常在一個小時或更短時間內消失,而無需治療。 如果您執行的任務需要清晰的視力,則當發生眼部偏頭痛或視覺偏頭痛時,請停止正在做的事情並放鬆,直到視力恢復正常為止。 如果您要開車,請停在路邊,等待視力障礙完全消除。 如果您遇到伴有偏頭痛的視覺障礙,請諮詢您的家庭醫生或神經科醫生以評估您的偏頭痛發作。...

閱讀更多

眼睛突然變紅,應該這麼做﹖

紅眼表示某種形式的眼部炎症。該條件通常是良性的並且是自限性的。認識到緊急轉診給眼科醫生的紅旗標誌對於防止長期後遺症至關重要。當患者遇到嚴重的眼痛,大量膿性分泌物,視力喪失,瞳孔扭曲,嚴重的畏光,眼外傷和皰疹感染時,必須轉診。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仔細的眼部檢查來診斷紅眼的原因。 出血還是充血 有沒有疼痛 視力有沒有受影響 有沒其他的合併症狀 在某些情況下紅眼病的治療選擇: 1 .病毒性結膜炎: 治療是支持性的,可能包括冷敷, 和人工淚液。很少使用局部抗生素,因為繼發細菌感染並不常見。一項研究表明,SARS-CoV-2可以通過飛沫傳播,但感染的患者不太可能通過眼淚傳播病毒。新加坡國家傳染傳染病中心的研究人員從最初症狀一直到恢復,通常是在第20天,收集了17例COVID-19患者的眼淚樣品。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眼部症狀,但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了結膜腫脹。在研究期間採集的64個眼淚樣品中未檢測到該病毒,但是,在鼻和咽拭子中檢測到病毒載量。 2. 細菌性結膜炎:抗生素是治療的主體,抗生素的選擇應基於成本效益和局部細菌耐藥性模式。 3. 衣原體結膜炎: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紅黴素眼藥膏,以及用阿奇黴素(單次 1 克劑量)或強力黴素 (每天兩次,每次 100 毫克,連續 14 天)口服治療以清除生殖器感染,患者的性伴侶還需要被追蹤和對待。 4. 過敏性結膜炎:避免接觸過敏原並使用人工淚液是緩解輕度病例症狀的有效方法。非處方抗組胺藥/血管收縮藥也是可行選擇,有時需要使用局部類固醇來治療急性發作。 5. 乾眼症:治療包括在白天和晚上使用藥膏頻繁滴入人工淚液,以降低蒸發速率。新的治療方法包括主題環境孢素滴眼液,它增加淚液的產生。Omega-3 脂肪酸也被證明是有幫助的。 6. 鞏膜炎:尚未顯示局部NSAIDs在治療鞏膜炎方面比安慰劑有顯著益處,局部類固醇可能對嚴重病例有用,儘管如此,它通常是自限性的。 7.結膜下出血:我們只需要熱敷和眼科潤滑劑即可,復發性出血可能需要進行身體檢查。

閱讀更多

【武漢肺炎】病徵? 傳染途徑? 潛伏期?

【武漢肺炎】 眼睛可以傳播病毒嗎? 到目前為止,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有限,包括其傳播的容易程度和危險性。它在很多方面看起來與沙士 (SARS) 非常相似,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源性達85%。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從動物到人的。但是我們知道該病毒亦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且可以通過以下三大途徑 : ∙空氣(來自咳嗽或打噴嚏的病毒顆粒);  ∙密切接觸(觸摸或握手);  ∙上面帶有病毒顆粒的物體或表面(然後在洗手前觸摸鼻或眼);   市民需要戴眼罩預防?【武漢肺炎】潛伏期有甚麼病徵? 病徵初期與流感相似,潛伏期平均7至14天。很多人誤解病毒浮在空氣中傳播,但暴露在空氣中的病毒也會死掉,只有活在飛沫裡的病毒有水分保護自己,才會傳播和感染。 飛沫碰到粘膜如眼睛,病毒會順著粘膜進入體內,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而言是一樣的。研究顯示, 分離出病毒後,證明了對人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 (ACE2) 受體容易存在結合能力,該受體主要存在於下呼吸道細胞中。因此進行插喉等高風險程序的醫護人員須戴覆蓋眼的面罩,在此環境下沒有戴護目鏡才會被感染。但我們普通大眾的常見傳染途徑就是飛沫傳播, 公共場所只要佩戴口罩就可以。因為沒有人會對著你的眼睛打噴嚏,所以一般市民則沒需要戴眼罩預防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口罩佩戴最重要!「摳鼻、揉眼」更易成傳染途徑! 病毒可經飛沫或微粒傳播,雖然口罩可以阻絕大部份病毒和防止其他人的唾液飛出你的嘴和鼻,但是清潔雙手,避免觸摸臉部並確保定期更換口罩仍然非常重要。觸摸到公共設施、用餐前、如廁後、外出返家後都要洗手,並仔細搓洗雙手手心、手背、指縫、特別是指尖,至少要花費二十秒的時間。此外,病毒沾在手機上卻可存活二十四小時!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在今年1月28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方案新發現,病毒對紫外線和熱 ( 56℃ 30分鐘) 失去反應 ; 乙醚、70%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消滅活病毒。所以提醒大家要定期用含 70 % 濃度酒精的消毒濕紙巾拭擦手機。再者,眼鏡可能沾病毒,因此使用洗手液清潔,避免使用酒精或其它有化學特性的清潔劑,有機會損傷眼鏡。 總結而言,出入高風險地方,遇到可疑病例時,應保持1 至1.5...

閱讀更多

激光手術治療之前要諮詢您的外科醫生的 7 個問題

如果您的近視度數高和視力影響生活質量或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則可能已經考慮過 激光眼科手術。這項先進的程序已於1999年在美國獲得批准,使成千上萬的人的視力,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而且非常安全。 本文詳細介紹了有關激光矯視手術7 個最常見的問題,以幫助確定該過程是否會為您提供所需的結果。

閱讀更多